5月7日,附属宁波市中医院第二届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比赛决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办,旨在通过多维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持续提升院感防控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副院长毛国华出席比赛,市疾控中心专家叶莉霞,医院医务部主任徐永亦、护理部副主任毛丹旦、药学部主任林杭娟、感染管理科副科长杨伟伟担任评委,相关职能科室、参赛团队等参加。

开幕式上,副院长毛国华强调,科学、循证、精准的感控措施是医院安全运行的基石。本次比赛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推动全院树立“人人参与感控”文化的重要契机。
他向评委和选手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严格评审标准,确保比赛评选过程公平公正;二是要赛出专业风采,体现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专业水准;三是要深化感控措施全流程落实,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他呼吁多学科加强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完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的建设。
比赛现场,各参赛团队以PDCA循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工具展示了多项实践成果。全院共17个项目报名参赛,经专家组严格的书面评审,10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
参赛项目覆盖临床、护理、中医技术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的持续改进理念。例如,胃肠肝胆胰外科病区通过六西格玛方法提升住院患者无针输液接头的消毒合格率;感染肺病肝病介入病区结合FMEA与PDCA优化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流程;心内科团队基于INS标准改进外周留置针护理,降低感染风险等。
决赛采用“书面评审+现场汇报”双轮评分制,每支团队依次进行8-10分钟汇报,由院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委团从项目科学性、实效性、推广价值等维度严格打分。经过激烈比拼,胃肠肝胆胰外科病区荣获一等奖;肾病科病区和心内科病区获得二等奖;消化内科(脾胃病科)病区、感染肺病肝病介入病区及肿一肿二病区获得三等奖。



赛后,市疾控中心专家叶莉霞对参赛项目的申报材料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强调了项目申报应当注重数据真实性和方案可行性等重点;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毛丹旦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建议各项目选题应更加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确保改进措施的可操作性。


活动中还展示了本届感控月评选出的优秀科普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宣教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全员的感染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