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编三刷到一段张文宏教授的视频,他说“非洲和印度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起来的话将是人类的灾难”,他呼吁全球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
随后,就收到浙江省中医院援非医疗专家——推拿科钮铭的一个《工作近况》报告。
钮铭
浙江省中医院 推拿科
副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第十三批援纳米比亚医疗队的队员
于2020年1月10日达到纳米比亚,正式开始援外医疗工作,至今已经近3个月时间
纳米比亚是一个处于非洲西南部的国家,平均海拔较高,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属于亚热带,半沙漠性气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
抵达纳米比亚首都温德和克机场的时候,虽然被其如诗画般蓝天白云所吸引,但随之而来的炎热和高海拔就带来了令人头痛、头晕和耳鸣的困扰。与第十二批援纳医疗队进行了短暂的交接后,我们便在首都温德和克国家级医院卡图图拉医院针灸科开展门诊诊疗工作。由于当地缺医少药,但历届中国医疗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包括在纳的中资企业和当地百姓就医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医疗队。
来门诊就诊患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由于英语不是当地官方语言,在诊疗时要克服语言障碍,耐心地询问病史,运用针灸、推拿等祖国传统医学瑰宝进行精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痛能得以解除,脸上都流露出满意的笑容。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日门诊量维持在80人次以上,没有发生过任何投诉事件。由于当地传染病患者较多,在正常诊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身的防护,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钮铭说,来到纳米比亚快三个月了,通过自己的调整,已经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日常的诊疗工作。在重点保障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人华侨身体健康的同时,省中医院还承担纳米比亚国家高层的保健任务,为中纳友谊和中纳外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以为工作会这样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以为随着祖国疫情的好转和控制,远在非洲的医护人员能够远离疫情。但是随着2020年3月13日卫生部长尚古拉宣布了纳米比亚出现首位新冠状肺炎确诊病例,生活和工作又有了新的变化——门诊的工作从正常的诊疗转变为诊疗与防疫并举。
非洲地区的医疗资源比较缺乏,医疗力量比较薄弱。与国内不同的是,在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时,虽然有预案,但是执行力不足。所以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对于脆弱的非洲卫生防御体系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所以疫情一出现,医疗队立即启动了应对新冠状肺炎的一级响应预案。
纳米比亚独立前曾是欧洲多国的殖民地,意识形态受西方国家影响比大。疫情发生后,国家对公众关于疫情的建议是:勤洗手。这与中国防治经验相比较是不完善的,因此给我们的防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目前,医疗队已经向该国主管部门分享了中国经验,相信应该能对该国结下来的防控起到帮助作用。截止今天发稿前,纳米比亚目前确诊病例已经有20余例,其卫生部长尚古拉表示,确诊数量不高的原因是缺乏检测设备,一旦检测到位,确诊病例可能会显著增加。
在这样的形势下,医疗队作为在纳米比亚的“中国队”立即行动,加强自身防护,强化防控意识。
首先,医疗队门诊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对每个前来就诊的病人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严格手卫生等措施;并特别询问就诊人员近14天内有无疫区接触史及和确诊病例有接触;特别关注有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如有不符合条件或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分流到医院急诊处理。
然后,立即向省中医院管理层和医院感染部门建议,设立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制度,进一步完善医院的疫情防控流程。在医院入口处进行第一批筛查,将发热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分流,介绍交叉感染可能。
第三,在患者进入候诊和诊室之后,要求每人间隔1米以上的距离,进一步防止交叉感染。
遇到困难不退缩是省中人的行事风格,迎难而上更显省中人的担当。我一定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认真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圆满完成援外任务。
纳米比亚的疫情处现在于爆发前期,虽然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会更加艰难,但是我相信在中纳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度过难关。
图文:党院办
编辑:陈辞、苏琳
终审:张丽萍、鲍航行
请关注我们:
部分图片来源于健康浙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