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热烈祝贺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荣获浙江省首届“医师终身荣誉”称号

作者:信息科   时间:2018-08-27   点击数: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祝贺葛琳仪教授荣获我省首届“医师终身荣誉”称号

医师节2018.8.19 首个“中国医师节”

16日下午,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浙江省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庆祝大会,浙江省中医院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与陆琦、郑树、李兰娟、彭淑牖、严志焜、马亦林、朱智勇、康曼丽、钟杏菊等10人获得省首届“医师终身荣誉”称号,并在大会上接受表彰。

会前,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看望了“医师终身荣誉”称号获得者。姒健敏、成岳冲、郑继伟等省领导一同看望或出席庆祝大会。

车俊向各位“医师终身荣誉”称号获得者表示祝贺和敬意,向全省18万医师和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他说,长期以来,我省广大医师和医务工作者妙手仁心、躬耕杏林、默默奉献,矢志守护人民健康,有力引领社会风尚,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表彰的10位医师,虽然从事的领域和工作岗位不同,但都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精神,是全省人民的学习榜样。

车俊强调,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希望各位老医师、老专家带动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践行总书记的新期望,秉承医者初心和使命,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和抱负融入健康浙江建设之中,不断锤炼医技医术、涵养医德医风,为我省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为新时代浙江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希望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以迎接首个“中国医师节”为契机,进一步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在表彰大会上,浙江省中医院葛琳仪教授代表首届“医师终身荣誉”和全省老一辈医师作了发言,并分享了她60余年行医生涯的心得体会

她说,作为老一辈医师,现在感触特别深的就是“时不我待,岁不我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一定要下苦功,医学的传承和继承,都是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在谈到医师的根本任务时,葛老指出,医学的生命在于学术,学术的根本在于临床,临床水平的高低在于疗效。鼓励医师们在立足临床的同时,勤于研究,静心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正确处理好临床与科研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大会上,葛老还特别强调了医术与医德、医疗人文关怀问题,勉励大家做一名医术精勤不倦,医德至诚至仁的好医师。

大道至简 成就国医楷模

在病人心中,她是没有架子、与病 人零距离的老专家;在学生眼里,她是学术上的导师、精神上的支柱;她引领了浙江省中医药医疗、教育和学术传承等领域的多项改革,从医近60 年来拒绝个人宣传,只是默默地做“一名普通的中医师”。

长之路:中医院校教育的“黄埔一期”

1956年,葛琳仪考入上海中医学院,成为中医院校教育的“黄埔一期”学生,并拜入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良师门下,接受教诲,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中医的临床疗效,从此全身心地入了中医之门。“当时的教学楼是一幢大楼里租来的其中两层,教室就在寝室对面,每天就是争分夺秒地学习。”就这样,葛琳仪废寝忘食地完成了6年的寒窗苦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至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工作至今。

幸运的是,葛琳仪刚从学校毕业就遇到了自己另一位重要的导师——1956年医院改组为“浙江省中医院”时引进的国内著名中医名家吴士元先生。当时作为医院中医病房主任的吴士元每天带着葛琳仪查房,由中西医师共同参与,三年的悉心指导与病房锻炼,为她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术建功:倡导“三位合一”中医思辨模式

从医近60年来,葛琳仪从未间断临床工作,如今87岁高龄仍坚持每周4个半天门诊,并带领学生临证抄方。葛琳仪病人众多,擅治肺系、脾胃、内分泌及疑难病、老年病。

临床上,葛琳仪倡导“三位合一”中医思辨模式,融辨证、辨病、辨体(质)为一体,强调辨体论治在中医治未病中的思辨优势。如“喘病”缓解期,病有宿疾,但刻下症征不显,须体病同辨。其次,她主张谨守病机,“正本清源”为要,认为求治中医患者以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杂症居多,多属虚实错杂之证,应“正本清源”,主张“攻补兼施”。如治疗“喘病”采用贯穿“清法”的四部分治法。而在用药上,葛琳仪以简练、轻重有度为特点,主张以中为主、衷中参西。如诊治特禀质“哮病”,常以七叶一枝花配蛤壳,在清肺平喘同时,佐以徐长卿、僵蚕等祛风解痉之品,取现代药理抗过敏之效。

在近60年的行医生涯中,每次遇到社会上突发的各种疠气疫毒,如1988年甲肝大流行、2003年“非典”、2008年手足口病等,葛琳仪总是挺身而出,亲率省内名老中医根据疠毒之气致病特点,结合地域特征,研讨、制定出行之有效防治中药处方,为有效地防治这些流行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医院管理:开创浙江公立医院中医急诊先河

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原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肖鲁伟看来,葛琳仪的工作经历一直是顺应国家对中医的扶持政策,开拓前行。“葛老的决策总是走在时代浪潮的风口浪尖,不但有创新、有突破,而且总是坚定地执行。”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在当时西医力量很强的浙江省级医院推行中医急诊工作,“那是非常难的事情”。

随着病房中医急诊的开展和疗效的显露,葛琳仪大胆提出急诊科也必须有中医的参与,个别西医师当即否决了她的提议。面对反驳与压力,葛琳仪坚定信念,“中医古来便有急诊,病房能做,急诊怎么做不来?”坚定的语气和急诊时见到的疗效让人心服口服。

尽管困难重重,但葛琳仪的坚持最终获得显著成效。她领衔在省内开展中医急诊研究,并担任浙江省中医急诊协作组临床组组长,研制了“止血一号”等七种治疗出血、高热、疼痛及急性菌痢等的急诊有效药物。

学院院长:实现全国首家高校异地搬迁

如今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占地面积400多亩,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一批批的莘莘学子在这里享受着良好的环境、高质量的教学,而这一切,都源自20年前葛琳仪颇有远见的一份提案和发起的数项改革。

搬入现址以前,浙江中医学院位于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内。占地只有30多亩,周围都是民房,完全没有发展空间。为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办学实际困难,葛琳仪多次牵头调研并起草了学院“移址建校”的议案,1997年终于获得浙江省人大会议通过。至此,浙江中医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土地置换移址迁校、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的高校,同时也开创了全国高校“移址建校”的先河,此后全国的高校逐渐开始进行的“移址建校”,大多都效仿葛琳仪当年创新的模式,实现了全国高校的迅速扩张。

而从根本上推动浙江省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改革远不止这一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葛琳仪陆续在学院增设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结束了浙江中医学院24年单一中医专业设置的局面,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为强化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后期临床教学的质量,葛琳仪率先提出“院系合一”的医教结合模式,对教学、科研、医疗等人事及管理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了学院各系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内涵建设,实行医、教、研一体化,尽管当时阻力重重,但也为浙江中医学院二级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中医研究院:创新“浙江模式”引领潮流

2005年,葛琳仪从附属医院退休,但名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弘扬工作始终是她牵挂的事。为此,葛琳仪发起并筹建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2007年2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在全国成立首家“名中医研究院”,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致电祝贺,葛琳仪出任院长至今。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以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培养优秀中医人才为主要任务,建院以来,协助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做好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并开设名中医门诊。此外,研究院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选派名中医到基层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医疗合作和学术交流,形成研究院与地市联动模式,巩固合作网络体。

目前,葛琳仪领衔的名中医研究院创新的“群师带群徒”“师生同临床”和延伸基层“建立工作站”等模式,已成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引发全国各地的热烈反响和纷纷效仿。

淡泊名利德艺双馨:她说她只是个普通的医生

尽管曾经是一位主导改革的风云人物,但几乎所有葛琳仪身边的学生、同事和患者们都用“低调”来评价她。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医院校毕业生、正厅级干部明明有着“傲娇”资本,却对荣誉、名利处之淡然。

葛琳仪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一骑就是25年。“这是我每天强制锻炼的方式。”葛琳仪笑着说,直到一次下雪天滑了一跤,家人不让她骑车了才作罢。

“评奖从来都让给别人,大多时候都是我们学生偷偷帮她报的。”“医院一说上电视、登报纸宣传,葛老总是摇摇手,让给别的专家”……而葛琳仪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唯一心愿就是回到临床,继续做一名普通医师。

“到这个年纪,能看病的时间也不多了,也没什么要求和想法,就想尽自己所能再多看几个病人,病人好了就很开心。”这是葛琳仪现在最常说的话,这也许就是“大道至简”境界的淡然吧!

葛老从医六十载,对中医事业忠心热爱,辛勤耕耘、探幽索微,虽已耄耋之年,却仍尽心尽力,其精湛医技、高尚医德,实为国医之楷模!

办公指南:医院管理处: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综合信息科:行政楼办公室 609   医政医管科:行政楼办公室608
电话:综合信息科:0571-86613743  医政医管科:0571-86613739
邮箱:zjtcmygc@126.com    网站:https://ygc.zcmu.edu.cn/testyyglcx/

Copyright © 2013-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药管理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