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浙江省中医院胃肠外科陈贵平主任医师主刀的一例复杂复发性盆腔神经鞘瘤切除术,在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奋战下成功开展,不仅将肿瘤完整切除,同时还保留了神经,保住了患者的功能。
患者卢女士来自安徽,5年前在外院做了盆底神经鞘瘤手术,然而不幸的是在最近的一次复查中,肿瘤复发了。其盆腔中原手术部位长有一个直径约5厘米、高尔夫球大小的肿瘤。尽管是一个良性的肿瘤,但因为生长在重要的神经旁,患者出现了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而且肿瘤还在进一步增大,症状也不断加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将这个肿瘤切除。然而令人绝望的是,肿瘤深深埋在盆腔底部,肿瘤组织与数条血管和神经纠结缠绕,令手术刀无法到达,因此很难做切除手术,强行切除手术风险又很大。患者到省内多家顶尖的三甲医院就诊,均因为手术难度大而被委婉拒绝收治。后经其他医生介绍,患者慕名来到医院,找到了陈贵平。
陈贵平教授和他的医疗团队对卢女士的情况作了仔细的研究后认为,虽然患者体内的肿瘤并不算很大,但是所处的位置很棘手,暴露非常困难,周围血管神经丰富,一旦损伤血管,出血很难止住,神经若不能保留,会给患者带来终身的影响,同时患者又是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使手术难上加难。陈贵平说,开展这一手术风险确实不小,但是依托医院MDT团队,开展精准治疗,实施精准手术,也是可以将风险降至可控范围的,何况患者的病情在持续发展,亟需解决。
陈贵平教授和他的医疗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并迅速安排卢女士入院接受治疗。患者入院后,陈贵平启动了由影像,病理,外科,骨伤科等多学科组成的MDT讨论,医院各科专家一起就手术难点进行深入讨论。医学影像科孙志超博士从影像学分析肿瘤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的分布;骨科邢进峰主任介绍了自己在疑难盆腔手术中的经验;胃肠外科余建法主任则补充了手术中可能会发生的直肠膀胱损伤及修复预案。在大家热烈讨论后,陈贵平团队为患者精心制定了周详的手术方案。
手术室中,面对腹腔粘连,暴露困难,陈贵平沉着冷静、精雕细琢,术中精细分离,严格、高效控制出血,将肿瘤周围血管完全裸化,并以精巧的手法将肿瘤从神经上剥离。助手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手术终于成功了!

从2014年开始,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和消化科牵头组建了由影像、病理、肿瘤,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多个治疗团队组成的MDT团队,强强联合,定期进行疑难病例的多学科讨论,至今已举办近50期,众多的患者从中受益。此例盆底肿瘤的的成功切除,也充分展现了该院多学科团队合作,在疑难病例协同诊治上的优势。
名医名片

姓名:陈贵平
科室:胃肠外科
职称: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门诊二楼)
周三上午(门诊七楼名医馆)
临床特长:
擅长消化系统胃肠道肿瘤和泌尿系肿瘤的开放和腔镜下各种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复杂性肠梗阻、肠瘘,复发性结直肠癌、盆腔肿瘤、腹膜后巨大肿瘤等疾病的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联合多脏器切除、各种复杂性和复发性盆腔肿瘤如妇科肿瘤和泌尿系肿瘤侵犯结直肠进行的前半盆、后半盆和全盆腔脏器清除术等。
社会兼职:省抗癌协会泌尿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医药肛肠分会委员
科教成果:主持完成厅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已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