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日开始,冷空气入侵,杭州将开启雨雪的寒冬模式。接下来的一周杭州将真正体会到“大寒”的寒冷彻骨,可以说是这个冬天以来“最冷”的一周。
雨雪一下,来医院的骨折病人就多了。2008年那场雪下来的第二天,医院一天内接诊大批因雪地湿滑而跌倒的骨折病人,仅手腕部骨折的病人就有不少。那一年,大雪冰冻持续多日,杭州各医院的骨科一床难求。
跌倒时,如果能做些保护性动作,就可以大大减少骨折!摔倒和骨折都是可以预防的,在美国有一些医院甚至有防跌倒科,教那些跌倒骨折过一次的人怎么预防再次跌倒。
雨雪天这样走路不易滑倒
雨雪天,地面湿滑,尤其道路结冰后,就更滑了。在雨雪天里如果能预防跌倒那是最理想的,事实上,在雨雪天里预防跌倒的方法也是有的。
像企鹅一样走路:不要大步流星,小碎步走,在医学上这叫“半步”,手千万不要放在兜里或者笼在袖子里,要小幅度摆起来,形象地说,就是像企鹅一样走路。
空手走:手里不要拿东西,这样不会改变走路时的平衡力,必要的物品可以背在背后或肩上。
高个的人弯腰走:个子高的人重心高,容易失衡,所以在雨雪地里走路时,腰微微躬着、胸含着,降低一点身体重心,走路时向前滑着走,就是像滑雪一样(这一条所有人适用)。
避开机动车:雨雪天在路上走,一定要避开机动车,以防机动车打滑失控撞过来。最可怕的一种情况是你跌倒了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开来的车刹不住,造成二次伤害。
跌倒最容易骨折的三个部位
人在跌倒的时候,最容易骨折是三个部位:手腕部、髋部、胸腰椎部。
人在“吧唧”一下跌倒时,着地的那个应力点在瞬间要承受体重三倍的力量,再加上跌倒时的一些角度,骨头如果不是那么坚硬,“咔嚓”一下就断了。在骨伤科门诊,摔倒骨折的病人多为6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骨头有不同程度的疏松。
手腕部:人在向前、向侧跌倒时,会本能地伸出手去撑地,手腕成为一个应力点。
髋部:人在向侧跌倒时,髋部是着地的应力点。
胸腰椎部:人在向后跌倒时,整个身体向后倒去,胸腰椎部就是应力点。
跌倒时要顺势不要对抗
跌倒时减少骨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顺势不对抗,二是保护动作做出来。
跌倒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尽各种努力去阻止身体向下倒,殊不知,这种对抗没有多大作用,你对抗不过地球引力啊。
正确的做法是做出保护性动作,顺势倒下,而不是试图重新站稳,哪怕浑身滚了一身泥水,也比骨折要强!
下面来听听我院骨伤科医生介绍有关前摔、后摔、侧摔的保护动作要领吧!
向前摔:在身体倾倒的瞬间,抱头弯曲身体,顺势向前滚,将着地时的巨大力量化解。这时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球(团成一只球,像球一样向前滚)。
向侧摔:在身体倾倒的瞬间,向外一侧的手护住头,向地的那只手向上高举,这样着地时,应力点改到了手臂和肩部,而不会是手腕,着力面也加大了。
向后摔:在身体倾倒的瞬间,双手抱头,顺势向后,双脚顺势向上高高抬起,把着地时的力量引向厚厚的背部。
最后小编也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您和您的家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出行安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并注意防寒保暖哦。
省中下沙院区党院办综合整理编辑
本科普指导专家 骨伤科 邢进峰
内容结合自 武汉晚报 浙江新闻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