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附院动态

附院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附院动态 > 正文

再添“国字号”!附属二院5个科入选国家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名单!

作者:   时间:2024-08-27   点击数:


  “国字号”

 

  近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遴选确定了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风湿病科、外科、肺病科、急诊科、肝病科等5个专科纳入建设单位名单。

 

 


  据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有关要求,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一批具备服务规模,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综合服务能力、疑难危重病症诊疗能力在本专业居于领先地位,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科建设。

 


  此次,浙江省新华医院5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标志着医院专科建设与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是近年来医院持续推进一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全面聚焦聚力“强院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风湿病科




  医院风湿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专科。1988年范永升教授远赴日本佐贺医科大学留学,学习和研究“胶原病”的防治,为科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90年归国后,致力于风湿免疫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并于1992年成立了风湿免疫科的前身“风湿免疫类疾病专科门诊”。

 

  经过近20余年的建设与积累,科室在科研、临床、教学、团队建设均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室、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科室现有正高以上职称9人,副高职称5人,博士学历10人,硕士学历12人,已成为队伍结构合理、研究成果突出、特色鲜明的医教研一体化学科,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科室建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免疫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药重点研究室——中医风湿病研究室,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先后承担了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按期完成验收。


 

                                         外科

 

 

  新华医院外科是该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重点科室,是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以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为特色,发展出了胃肠、泌尿、乳腺皮肤外治等亚专科。

 

  外科专科团队现有成员35人,高级职称占62.9%,硕博士占91.4%,年龄、职称梯度合理,多学科交叉特点鲜明、分工明确,专业及学缘结构合理。团队拥有省级名中医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各1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省医坛新秀各1人,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远志人才1人。

 

  团队整合消化、肿瘤、泌尿、乳腺、皮肤等外科学人才,及生物学、药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交叉人才,重点打造了消化道肿瘤优势学科团队、泌尿系疾病中西医结合医研一体化团队、中医外科特色优势技术团队,开展中西医结合外科综合技术及诊疗方案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团队创新10余种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并将MDT、微创、加速康复外科与中医药相结合,创新性提出“五合一”整体化治疗模式,牵头制定并在国家级平台发布10余项临床指南,围绕临床问题开展科研攻关,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分别在中医药诊治肿瘤、性功能障碍方面获批2个省重点实验室。

 

  团队有完备的人才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有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产学研转化中心等,医教研全面发展,各方向各层次成员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肺病科

 


  医院肺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优秀单位。

 

  肺病科拥有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医呼吸病研究防治创新团队,建设浙江省蔡宛如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点,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点。肺病科是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牵头组建浙江省中医呼吸医师联盟。


  科室对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栓塞、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科室成熟开展多项肺部介入诊疗技术,如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技术、经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术、气管/支气管内支架植入术、经支气管镜热成形术、硬质气管/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肺癌射频消融术、大容量全肺灌洗等。科室拥有多台肺功能仪、多导呼吸睡眠监测仪、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系统、多台有创/无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急诊科

 

 


  急诊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是杭州地区设立时间早且规模较大的急诊医学科,是城北地区急危重症诊治区域中心及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按“三甲”医院标准设有抢救床、复苏床、急诊重症监护床(EICU)、急诊病区,留观室床位;开设有内、外、儿、骨、口腔、耳鼻咽喉、眼科、犬伤急诊等专科诊疗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专用诊室,并配备了独立的急诊清创手术室、床旁B超、方舱CT室、床旁X光、急诊药房、急诊检验、急诊收费等辅助科室。


  急诊科年急诊量8万多人次,每年抢救的危重患者在1万人次以上,无论数量及质量在本区域内均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耕耘奉献和孜孜追求,完成了从简单中转功能的“急诊室”成长为具有急危重患者全方位紧急救护能力的现代化“急诊医学科/EICU”。

 

     2015年医院成功获批国家中医骨伤平台应急医疗队单位,建立了急诊科主导,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高效合作的创伤中心团队。2019年成立ECMO团队,以ECPR为特色技术,建立高效的院前院内复苏生存链。20209月成立了急诊医护为骨干力量的浙江省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形成完备的中医应急医疗管理体系,2020年参加浙江卫生应急联合演练暨秋冬季疫情防控综合演练,受到省政府及省卫健委领导一致好评。急诊以高效的预检分诊流程、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人性化服务管理方法完成了大量的急诊诊疗工作、抢救任务和各种紧急救援保障任务。

 

 

                                        肝病科

 

 

 


  医院肝病科具有40余年历史,是杭州市区设立肝病专科最早的综合性医院之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腹水,肝癌、肝衰竭,各类感染性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充分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业界和患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现有主任中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7名,其中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省级名中医2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6名。


  科室开展肝穿刺病理诊断、无创肝硬度检测技术、内镜下治疗技术、肝癌介入技术(TACERFA等)、血液净化疗法,结合传统电子艾灸、超声药物导入疗法经络治疗、中频脉冲治疗、中药熏蒸、肝病治疗仪照射疗法、耳穴埋豆等技术;中医经方、验方和协定方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收效显著。

 

  科室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任务、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本科生教学培训和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教育和传染病防控科普宣教。

办公指南:医院管理处: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综合信息科:行政楼办公室 609   医政医管科:行政楼办公室608
电话:综合信息科:0571-86613743  医政医管科:0571-86613739
邮箱:zjtcmygc@126.com    网站:https://ygc.zcmu.edu.cn/testyyglcx/

Copyright © 2013-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药管理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