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莅临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治未病诊疗中心建设开展深度走访,并参与座谈交流。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李艳娟,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处长郭君萍,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杭州临床医学院学术院长朱爱松,市中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全程陪同调研。

杭州市中医院治未病诊疗中心是国家首批“治未病”试点单位,也是杭州市最早成立的“治未病”中心,作为杭州市“治未病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联盟牵头单位,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治未病服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治未病中心,2023年4月,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落户市中医院并在治未病科挂牌。2023年4月,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落户医院并在治未病中心挂牌。
在医院工作人员引导下,王琦院士详细了解了四诊仪、经络仪等设备和5G“安诊儿”系统,工作人员也向王琦院士介绍了中心基于体质辨识研发的特色产品,24节气养生茶饮、四季膏方、应季药膳等成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作为杭州市培育学科,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目前正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临床实施工作。


王琦院士对近年来杭州市中医院传承工作室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现场即兴挥毫,馈赠医院“上工治未病”墨宝一幅,希望市中医院能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将这片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进一步发扬光大。
为加强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谋划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路径,当天下午,杭州市中医院还同步举办了 “院士面对面” 问学沙龙活动,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人才共同参与。沙龙伊始,党委书记叶俊致欢迎辞,对王琦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院长涂晓则汇报了自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成立以来,医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育及科研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

王琦院士对医院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医院未来发展提出关键方向:智慧医院建设须以打破 “信息孤岛” 为核心,实现诊疗全流程数字化,加强循证医学研究,推动中医研究从个案积累向大数据分析转型;人才队伍建设应推行 “项目制” 培养模式,弱化 “帽子” 导向,更多注重青年人才的学术积淀,完善临床与科研双轨激励政策;学科专科发展要实现四重价值,即推动诊疗关口前移、进行全病程干预、促进多学科交叉验证、提供卫生经济学实证,例如在治未病领域应构建五维状态评价体系,建立疾病转化生物学标志物预警模型,同时强调大数据时代的中医研究必须致力于阐明病理演变的科学依据及中医理论的生物学机制,以此提升学科的贡献度、区分度,彰显学科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交流环节中,市中医院各学科团队及骨干人才踊跃提问,围绕学术难题与发展困惑积极请教,王琦院士一一予以细致解答和细心指导,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让参会人员收获满满。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李艳娟作总结讲话,她表示王琦院士的指导为杭州市中医院乃至全市中医药工作带来重要启示,希望我院进一步挖掘潜力、补齐短板,明确数字化转型与学科交叉融合两大战略方向,建立院士团队常态化指导机制,扎实推进 “智慧医院” 国家试点建设,聚焦科研方向、持续积累成果,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攀登新高峰。
近年来,杭州市中医院紧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战略机遇,持续推动 “人才兴医、人才强院” 战略,有计划地柔性引进多位国医大师,加快中医药传承和高水平中医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未来也将继续以守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贡献中医力量。
治未病诊诊疗中心简介
杭州市医院治未病诊疗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 “治未病” 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自 2007 年起逐步形成 “体质辨识、预防保健、特色诊疗、健康宣教、产品研发” 于一体的特色医疗中心,同时承担杭州市 “治未病质控中心” 挂靠职责与 “治未病联盟” 牵头任务。
中心牵头制定杭州市中医治未病三级、二级医院质控标准,完善联盟组织架构与基本制度,推动联盟内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质控网络建设,构建起中医 “治未病” 全城辐射网。
作为杭州市培育学科、我院一级科室,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团队:博士 3 人,正高职称 5 人,副高职称 2 人,含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 2 名、杭州市青年名中医 2 名。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斩获省部、市级多项成果奖,并参与 201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 “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 工作。2025 年,中心将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单位身份,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体病证特征的中医治未病预
警评测技术升级与服务示范研究》,参与高血压早期预警 “未病” 研究,持续为中医治未病领域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