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 1月1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公布了第十二批(共200余家)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Care Medicine,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医院认定结果:浙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成功通过认证,并成为12家三级医院优秀单位上午,第三届“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公布了第十二批(共200余家)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Care Medicine,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医院认定结果:浙江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成功通过认证,并成为12家三级医院优秀单位之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是推动我国呼吸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发起,旨在从建制、设施、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文化等方面设立学科建设标准,推动全国呼吸学科的规范化、同质化,提高学科整体水平。PCCM规范化建设评定是通过标准化考评,对各医院PCCM学科建设水平进行认证,从而引领全国呼吸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
为此,浙江省中医院积极响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号召,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各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成立了PCCM认证工作小组,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对照规范化建设考评标准,拔高标杆、全力推进PCCM建设。
2020年12月23日,国家PCCM认证专家组对我院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进行了线上评审认证。医院院长毛威,副院长杨珺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真及科室医生护士代表参加了会议。
虽然是线上评审,但是却非常严谨。专家组先听取了王真主任从准入标准、医疗考核、科室管理、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汇报,然后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对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普通病房、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专科专病门诊、门诊综合诊疗室、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呼吸内镜室、肺功能室等功能区域设置进行远程认证,并就相关问题等对医生、护士进行提问考核,还对上传的各相关佐证材料进行了核查,核实了解PCCM专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通过严格的评审后,专家组对医院PCCM项目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院内开展的随访制度、科室培训制度、科室文化建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成功获评全国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三级医院优秀单位,不仅标志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在学科领域内具备了完善的诊疗流程及较高的诊疗水平,更是标志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正在步入全国先进水平。PCCM规范化建设将有效推动我院呼吸诊疗救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精湛的医术和一流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全国著名临床学家杨继荪名老中医、葛琳仪国医大师等前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呼吸团队立足根本,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已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上突显出特色学科优势。科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肺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肺病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病协作组的组长单位,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拥有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硕士点和中医内科专业的博士点,是浙江省中医呼吸病学科培训基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的依托单位,拥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呼吸生理实验室。科室设有独立的支气管镜室,拥有硬质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支气管超声内镜、内科胸腔镜、呼吸机、睡眠监测仪等。科室常规开展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气管内超声技术、内科胸腔镜、经皮肺活检等技术,对胸部感染、肺部肿瘤、肺部小结节、胸腔积液等疾病进行精准的病因诊断。常规开展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气管内肿瘤腔内冷冻、氩气技术等介入技术,借力综合中西医治疗手段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科室设有独立的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疾病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