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上午,我省首家覆盖全省范围的医疗联合体在浙江省中医院宣告成立。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润龙,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浙江省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化处处长申屠正荣、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处长徐兆礼,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陈华及部分县市卫计局领导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医院院长吕宾、党委书记曹毅等党政班子及全省各地30多家医院参加了启动仪式,其中首期21家单位加盟浙江省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当中既有中医医院,也有人民医院,既有县级医疗机构,也有市级医院,而且还有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也有社会资本举办的民营医院。


在启动仪式上,徐润龙代表省卫生计生委对“省中医联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给予厚望。他指出,医联体体系架构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求同存异,“同”主要体现在质量、服务和管理上要一致;“异”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诊疗水平和专科特色上,各级医院要互有分工而又各具特色。二是有分有合,“分”体现在医联体内部要更好地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合”主要体现在医联体内部要注意资源整合、优化,这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科研上的共享,实现发展规模从放大效应到乘数效应的变化。三是互联互通,“联”在很多方面可以实现,比如设备采购、后勤服务等。“联”的目的是降低运行成本,包括管理成本、时间成本等;“通”的关键是云平台,其网络、信息要通畅,除了“互联网+中医”的模式,还要引入“物联网+中药”的模式,“物联网+中药”模式其核心内容是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供应链的管理,医院内部的供应链问题少,但外部供应链问题较多,希望省中云平台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控制好外部供应链。

在“省中医联体”中医药事业发展上,他指出要有三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中医药发展新模式,中医药特色能否顺利转化为中医药特色优势非常关键,下一步着重点就是要将中医药特色转化为中医药优势。中医药特色治疗疾病不在于治疗的末端、晚期,而应该在治未病上,在治疗的前端。应该在康复、养生、保健等方面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不仅要服务病人,还要服务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要将资源投入到疾病前的预防,而不能全部投入到治病阶段。二是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要坚持“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这一思路。首先要纵向延伸深度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是涵盖医院、社区、家庭的深度服务模式。其次是要横向拓展主动服务。中医要走出去,中医师应该参加医院内部西医科室的流动查房。有些病人西医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中医师应该主动发现适合中医治疗的这部分病人,实现中西医结合,这样也能够降低综合成本。三是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结合新模式,他指出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曾下发5个文件,加上省里下发的2个文件,共有7个相关文件。中医中药要参与健康服务业,发挥好中医药“五种资源”(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产业需要中医药事业作为支撑,同时,中医药产业也能为中医药事业提供广阔的市场领域。希望医联体内部能够在产学联用、协同创新上走出一条产业和事业协同发展的新路。
在“医联体”体制机制改革上,他指出,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探索,医联体应该区别于传统的协作关系,主要在于职、权、利怎么建立,以及人、财、物如何调配。二是在解决系统内部如何决策机制上进行探索,处理好彼此的权责、利益关系,解决利益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实现多赢。
仪式上,徐润龙还指出,医联体要树立底线思维,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歧、冲突解决机制。他希望“省中医联体”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希望在今天埋下的种子,能够早日开花结果。

徐伟伟代表省中医药管理局对“省中医联体”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省中医联体的成立是一个开端,对于促进全省中医院系统联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和探索。他要求,省中医院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并完善机制,实现从“互联”到“医联”;要依托医联体平台,促进各成员单位的协同发展;他要求,各级成员单位要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共建,互相依靠,合作共赢,共同打造“医联体”典范。

吕宾向出席签约仪式的各级领导表示感谢,并对参加签约仪式的兄弟医院及媒体朋友表示欢迎。他表示,“省中医联体”以浙江省中医院为龙头,是一个以实现“医联体”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整体提升为目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他指出,“省中医联体”将通过医院搭建的云平台,促进“医联体”内部打破机构之间界限,统筹协调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学科优势的互补与合作,联合开展医疗、科研及教学活动,实现医疗检测检验等设备资源的统一配置、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同时,整合“医联体”内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并通过托管、协作等模式,开展“医联体”内部人才、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多种形式的提升计划,稳步提高“医联体”内部成员相应的医疗服务能力。
在业务建设上,吕宾表示“医联体”将通过制定规范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龙头医院各专业委员会的“孵化器”效应,向各成员单位提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业务指导、培训等服务。协助各成员单位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范“医联体”内医疗、保健、康复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组织形式;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之间医疗、护理、医技、康复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学习交流和督导检查;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措施,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对老百姓而言,“医联体”的出现将对大家就医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个有效的探索。吕宾说,以前基层患者在当地医院看病需要转诊时,患者自行联系上级医院,因为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医院,抢不到相应的专家号,即使找到了,也常常因没有床位,需要长时间等候而耽误诊疗。现在组建“医联体”,“医联体”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患者在当地就诊需要转诊时,当地的医务人员可以直接联系好上级医院的专家、床位和各种检查,这样患者既可以在预约的时间内转诊之上级医院,同时也可以通过“医联体”内的云平台,在当地医院接受上级医院同质化的线上诊疗服务,实现不出县城照样享受省级医院诊疗服务。此外,对于上转接受治疗后康复的患者,上级医院同样可以预约成员单位的医生、床位,使患者顺利回到基层康复。此外,吕宾还指出,“医联体”建立对降低患者就诊费用十分有帮助。如“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同一检查在科学的时间段内结果互认,无需重复检查;基层许多因外出就诊比例低的疾病可以在当地医院接受同质化的治疗而不必担心费用报销问题,等等。

曹毅指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而由“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系统+医院联盟”组成的“省中医疗云”则是我们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方式。他说,医院与浙江绎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由该公司开发的“纳里健康”APP与医院智慧医疗系统对接,搭建“省中医疗云”,并为“医联体”单位开放接口,使成员单位接入平台,实现彼此互联、资源共享。他指出,“省中医疗云”除了远程咨询和问诊、预约挂号、线上支付三大基本功能外,还有“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药联动、检查协同、远程联合门诊”五项核心功能。
在谈到“省中医疗云”平台建设目标时,曹毅表示,医院欢迎省内外兄弟医院加盟,加入以“省中医疗云”平台为纽带构建的浙江省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共同打造一个结构合理、竞争有序,发展健康的医疗生态圈。他说,“省中医疗云”建设,将努力促进当前就医模式的转变,实现“人性化、智能化,医养护一体”的就医模式;促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远程、协同、连续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优质服务”模式;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医联体”内部医疗业务协同管理、医院发展的管理。
曹毅还指出,依托这个云平台,我们已实现医疗信息互通,为着力打造浙江省中医院医疗联合体注入了强心剂。首期将有21家成员单位接入平台,他相信,随着今天医联体的启动和“云平台”的上线,智慧医疗带来的便捷大家一定能够很快感受到。

仪式结束后,吕宾院长、曹毅书记分别就医联体建设及“省中云平台”做了专题介绍,合作办医兄弟单位分别就前期工作情况作了经验交流。
会议由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江荣林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