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及浙江省中医肝病•感染病专科协作组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之江中医肝病大会暨中西医肝病诊疗适宜技术推广会”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何煜舟,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西湖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裘云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汪国营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刘绪银教授,施维群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医院党委书记何煜舟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代表医院对参会的肝病领域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何煜舟书记强调,本次会议是中医肝病领域学术交流与适宜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期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中西医肝病诊疗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提升肝病诊疗水平,为肝病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何煜舟书记致欢迎辞

茹清静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应用单位授牌仪式。我院肝病科牵头实施的两项国家级推广示范项目:《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五位一体”诊疗方案》《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已先后在12家医疗单位进行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助力提升基层肝病诊疗水平,让更多肝病患者受益于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


西湖大学医学院裘云庆教授带来《乙肝临床功能性治愈之展望》主题分享,探讨了乙肝临床功能性治愈与乙肝临床治愈,并从病毒学和免疫学角度阐述了现有药物不能治愈乙肝的原因以及乙肝临床治愈创新药物作用机制及疗效,并对乙肝临床治愈创新药物联合用药方案进行了探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汪国营教授阐述了硬质胆道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疾病的应用,介绍该技术在肝胆管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湖南中医药大学刘绪银教授从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经验方法、医案举例四个方面讲授了肝硬化与肝癌治疗思路与经验。

茹清静教授讲解《养肝固本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与实践》。他从理论到实践阐述养肝固本法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基于中医“胃气理论”和朱丹溪学术思想,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中注重顾护脾胃、温阳固本、行气利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此外,还介绍了中药敷脐、保留灌肠、针刺灸法等外治手段,以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强调“胃气”恢复先于化验指标改善,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叶卫江教授作《聚乙二醇干扰素A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研究》学术报告,介绍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成果。

温州市中医医院朱小区教授讲授《下法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探讨下法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运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潘红英教授阐述了疑难肝病的诊治思维,分享疑难肝病诊治的临床思维。

树兰(杭州)医院高海女教授讲授了基于2024版新指南来看肝衰竭诊疗进展的分享,结合2024版新指南解析肝衰竭诊疗的最新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祝峻峰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思路》,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独特优势和未来方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孙学华教授讲解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在曙光医院的应用》,强调了脂肪肝治疗的难点与局限性,结合内治法与外治法,探讨中医药在脂肪肝治疗中的疗效,以曙光经验助力健康中国。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毅教授、杭州市西溪医院由长芳教授进行病例分享,分别介绍了高表面抗原慢乙肝患者的不同临床治愈之路、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案例。


本次大会围绕慢乙肝、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肝病领域,聚焦中西医肝病诊疗适宜技术,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交流,涵盖了肝病诊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推动中西医肝病诊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升肝病诊疗的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